如果你是古典乐迷,一定不会对「理查德·施特劳斯」这个名字感到陌生,作为德国浪漫派晚期一位伟大的作曲家,他对后世的古典音乐家们影响至深。
除了6首钢琴与圆号的精彩合奏外,专辑还收录了五重奏作品——《蒂尔的恶作剧》作品28与《阿尔卑斯号角》。
“他拥有理查德.克莱德曼的时尚,拥有艾尔顿·约翰的华丽,拥有雅尼的演奏技巧与节奏,拥有安德烈·波切利的演唱质感,拥有罗伯特·威尔斯的激情与沸腾。他是自弹自唱的乐坛诗人。”这是欧洲的乐评人对「新世纪十大音乐大师」之一的尚·马龙的评价。
在这次的专辑《共存共荣》中,尚·马龙回到了他的音乐初恋——钢琴独奏,共收录了尚·马龙的18首纯净新作,包括我们耳熟能详的中国经典民歌《康定情歌》《在那遥远的地方》和《茉莉花》钢琴版。
孔嘉宁 -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Ⅲ——“终始”》CD
从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开山之作到收官之作,钢琴家孔嘉宁如同驾驶着一辆直达列车,带领听众开启一场“始终之旅”。
孔嘉宁 -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IV—“热情”&“告别”》CD
临近年末,孔嘉宁又推出了备受期待的贝多芬奏鸣曲系列第四弹《贝多芬钢琴奏鸣曲IV—“热情”&“告别”》。
该专辑收录了贝多芬于1804年至1809年创作的《F大调第二十二号钢琴奏鸣曲》、《f小调第二十三号钢琴奏鸣曲》以及《降E大调第二十六号钢琴奏鸣曲》,专辑名称则取自贝多芬亲自为第二十三号和第二十六号钢琴奏鸣曲的提名——“热情”&“告别”。
马友友、斯图尔特·邓肯、埃德加·迈尔、克里斯·席尔 - 《圈羊四重奏》再版CD
一举一动都能引起乐坛注目的大提琴家马友友,继伟大的音乐项目“丝路之旅”计划之后,继续开发音乐跨界的可能性。「圈羊四重奏」(The Goat Rodeo Sessions) 当然也不是马友友初次尝试贴近美国乡土,以「阿帕拉契」为标题的系列专辑,张张彰显他的用心。
专辑的音乐主轴-蓝草音乐(Bluegrass music)是美国乡村音乐的一种类型,草根性十足。它的风格融合了苏格兰、韦尔斯、爱尔兰等地的传统音乐,同时还受到爵士乐的影响。因此,「即兴」便成为蓝草音乐重要的表现方式;大量运用拨弦与擦弦乐器也是蓝草音乐主要特色。
活跃在蓝草音乐领域的曼陀林手席尔参与了录音计划,绝对是趣味盎然的保证。加上迈尔与邓肯的合作,优游于蓝草与古典之间,令人有耳目一新的惊奇。专辑更是荣获第55届格莱美奖「最佳民谣专辑」「最佳非古典类工程专辑」!
马友友 - 《印象》再版CD
刘仕博 - 《浪漫主义黄金年代——柴科夫斯基钢琴小品集31首》CD
本专辑收录了柴科夫斯基的Op.1 No.1到Op.72 No.12之间的三十一首曲目,可作为一幅柴可夫斯基创作风格变迁的“地图”来看待。所涉及音乐体裁异常丰富,包括:诙谐曲、无词歌、圆舞曲、波尔卡、玛祖卡、夜曲、摇篮曲、练习曲等,几乎大部分的钢琴体裁都有涉及。
刘仕博认为钢琴家的二度创作一定是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进行,因此在研究乐谱时,对风格的把控显得尤为重要。任何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不能是凭空的,需要结合柴科夫斯基其他的的音乐体裁,甚至当时的社会背景来进行。而灵感更多应该来源于作曲家原创加上演奏家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对现实世界的感悟。
克里斯汀·约翰逊 - 《埃米·比奇夫人钢琴曲集》CD
米歇尔·布洛克 - 《米歇尔·布洛克演奏肖邦》CD
佐尔坦·斯各提四重奏 - 《Just Friends 点头之交》黑胶
佐尔坦爵士四重奏由匈牙利籍爵士钢琴家佐尔坦·斯各提先生发起组建于2012年,最初以三重奏形式活跃于爵士圈,2013年爵士女伶刘玥辰加入形成四重奏;风格包括传统标准爵士及融合爵士,至今已举办及参加过多场爵士音乐会,包括爵士专辑及节目录制,每位音乐家都有着各自的音乐理念及职业演出经验,目前均任教于各大音乐院校。
亚尼克·瑞约 - 《融 世界爵士》4CD
1988年,28岁的亚尼克·瑞约被权威的美国爵士音乐杂志“Down Beat”评选为世界20名才华超卓的萨克斯演奏家之一,从此,他的爵士作品在美国、欧洲、亚洲掀起一股热潮,其专辑和现场演奏会更是好评如潮、屡获殊荣。
《融·世界爵士》系列专辑收录了亚尼克·瑞约已发行的四张风格各异的爵士萨克斯唱片,包括《大理》《机器王国》《漫步法国经典民谣》《三重奏的艺术》。
CD2《机器王国》融合了多种元素,将我们带到了一个全新的视听地带。爵士乐、R&B、放克、摇滚、鼓、贝斯以及各种民族传统音乐为《机器王国》的创作之旅提供了无限的元素空间。
《漫步法国经典民谣》则诠释了亚尼克对法国歌曲的理解,曲间即流露着凡尘俗世的喧嚣,也蕴含着人类个体的纵情享乐。
© 1999-2020 xw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0918695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