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22岁成名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直到80岁还在叛逆

2023-12-04 13:01:47
2016年,鲍勃·迪伦(Bob Dylan)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官方给予的评语是:“在伟大的美国传统歌曲中注入了诗意的表达”。
 
消息一出,舆论界一片哗然,有文学界的守旧派更是公开质疑:“凭什么一个写歌词的音乐人也能拿诺贝尔奖?”
鲍勃·迪伦
抛开这一争议不谈,有不少人希望看到一向不羁的迪伦表现出对获得这一至高无上荣誉的恭敬和谦卑,谁知迪伦不仅迟迟没有回应,还传出了他不会到现场领奖的消息,这对于熟悉迪伦的歌迷早就不以为奇,对于文学界的守旧派则是火上浇油,怒斥迪伦的态度“傲慢且无礼”。
 
然而没过多久,迪伦就用一封情真意切的获奖声明,打了所有人的脸,奖是要领的,但也休想让我安份配合。这种带着一点可爱的傲慢,以及藐视权威,我行我素的态度,可以说贯穿了迪伦至今60多年的创作生涯。
 
 
01
一生叛逆的鲍勃·迪伦
1960年代初,有一张折射了当时社会情绪的专辑封面,成为那个时代最鲜明的脸孔,它就是迪伦在1964年推出的《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灰白封面上,他眉头紧蹙,眼神里带着汹涌的愤怒。
 
《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
那是一个被核战争的阴影笼罩着,民权运动风起云涌的时代。年仅23岁的迪伦,用一首又一首振聋发聩的抗议民谣——《Blowin'in the Wind》、《Masters of War》.....成为了整个青年世代反叛文化的旗手、“一代人的声音”。
 
这也是大众最熟悉的鲍勃·迪伦——一个伟大的抗议歌手的形象。
 
 
但迪伦天生厌恶任何的标签,因此,他的身份非常之多,有些甚至让人难以和写出“要有多少尸体,他才会知道,已经有太多人死去”的歌手联系起来。
 
比如,他是一个电影演员、导演。1973年,他参演了西部片《比利小子》,出演了2003年的音乐喜剧片《蒙面与匿名》,他还导演过一部颇具作者气质的电影《雷纳尔多与克拉拉》。
 
 
比如,他是一名画家,十分擅长水彩画,不仅给自己的两张专辑画过封面,他的画作还在世界各地的画廊和博物馆展出。
 
 
比如,他是一名小说家、畅销书作者。早在1971年,他就出版了实验性著作《狼蛛》,2004年出版的自传《编年史,第一卷》,则获得了美国的国家图书奖。
 
最近,他又推出新书《现代歌曲的哲学》
 
他还是一名电台DJ,主持过一档推荐私藏老歌的节目《Theme Time Radio Hour》;他创立了自己的威士忌品牌天堂之门”(Heaven's Door),除此之外,能够添加到他身上的标签还有诗人、乐评人、时尚先锋、演出家、预言家等等。
 
 
音乐上,迪伦更是多次无视外界的期待,从自己打造的风格跳跃到另一种无人问津或已然过时的风格。“就因为你喜欢我的东西,不代表我就欠你什么东西。”
 
对他来说,表达才是重点,载体根本无关紧要。讽刺的是,有许多狠批他“背叛了某某风格”的人,后来又对他新的作品赞不绝口。
迪伦在音乐上的第一次反叛,就来自让他成名的“抗议民谣”,在专辑《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的最后一首歌《Restless Farewell》中,他便发布了告别宣言:“我有我的立场,我就是我自己。我什么都不在乎,再见。”随后,他的歌词从对体制的犀利指责,转向了更加个人化、探寻自我内在精神的晦涩诗句。
 
1966年,在伦敦皇家艾伯特大厅的演唱会上,伴随着观众“犹大”、“叛徒”的叫骂声,迪伦拿出电吉他,和他的乐队演奏起了摇滚乐,在天摇地动,犹如雷鸣的声场中,演唱了《Like a Rolling Stone》,唱尽一代人的迷惘。这一次,他连民谣都背叛了。
 
1967年,摇滚乐在迪伦的带动下,终于告别了过去浮而不实的气质,转为一门严肃表达的艺术,此时,因为遭遇严重车祸在家休养的迪伦,又自觉远离了用摇滚唤醒社会意识的风潮,推出了充斥着各种神秘意象的专辑《John Wesley Harding》和甜美朴素的乡村音乐专辑《Nashvile Skyline》。
《Nashvile Skyline》
 
1970年代,迪伦从个人情感生活提炼出了经典专辑《Blood on the Track》,然而一转眼他又化身为虔诚的基督徒,推出了充满福音和灵魂乐元素的“信仰三部曲”,虽然启发了13岁的Sinead O’Connor,让她决心成为一名歌手,但这些专辑在当时却遭到了极为尖刻的批评。
1980到1990年代,迪伦在大部分时间里都陷入了灵感枯竭的状态,对此,他曾绝望地表示自己已经“过气了”,“我可以看到自己的未来——一个老演员在自己过去辉煌过的剧院外面翻捡着自己的垃圾。”他鲜少推出原创专辑,并一度考虑退休。
 
然而到了1997年,当他在布鲁斯和民谣里找到灵感,他又毫不犹豫地回到生涯原点,推出了时隔7年的原创专辑《Time Out of Mind》。此后的接连推出的《Love and Theft》(2001)、《Modern Times》(2006)、《Tempest》(2012),更是开创其创作生涯暮年的又一高点。此时迪伦的创作,又呈现出与过往不一样的风格,不仅音乐深深根植于美国传统,同时又充满了他自己的个性和自省。
 
正当人们以为,随着迪伦回归布鲁斯和民谣,他终于结束了漫长的叛逆期,然而即将迈入古稀之年的他又以数张不同主题的怀旧专辑宣告自己的探索之旅还远未结束,2009年的圣诞专辑《Christmas in the Heart》,以一张复古圣诞卡作为封面,当中所呈现出对于旧美国光辉的迷恋,正是迪伦这样的垮掉派在60年代所摧毁的,有不少乐迷对此报以嘲笑。
 
《Christmas in the Heart》
是迪伦到老年反而忘了初心吗?非也,早在60年代,他便已经向政治告别,他制作这些专辑,只是因为它们都是好音乐,却被现代听众所遗忘,而他决心要在这个嘻哈、电子乐、舞曲才是主流的时代,将它们从历史的坟墓中重新发掘出来。
 
尤其在2015、2016年,迪伦先后推出两张专辑《Shadows in the Night》、《Fallen Angels》致敬爵士歌王弗兰克·辛纳屈(Frank Sinatra),精选他曾诠释过的美国经典流行歌曲进行重新编曲和翻唱,这在迪伦此前的音乐生涯中从未发生过。
 
《Shadows in the Night》
不仅如此,人们还惊讶地发现,迪伦在这两张专辑里竟然好好唱歌了。他的声线温柔而细腻,断句准确而谨慎,搭配上适度而敏感的乐器编排,带来迪伦以往专辑里极为罕见的流畅和悦耳感,音乐杂志《UNCUT》盛赞:迪伦呈现了近些年来记忆中的最强有力的声音表现。
因此,《Shadows in the Night》、《Fallen Angels》让迪伦连续两年获得格莱美最佳传统流行类歌手提名。而作为“致敬辛纳屈系列”终章的《Fallen Angels》(陨落天使),堪称迪伦化身流行歌手后最为精华的演绎。
 
 
点击图片,购买专辑▼
《Fallen Angels》
02
当75岁的迪伦唱起流行歌曲
你或许对弗兰克·辛纳屈的名字不熟悉,但你一定在某处听过他演唱的音乐,比如《My Way》、《New York,New York》、《Fly Me to the Moon》。
 
他被誉为“白人爵士歌王”,是20世纪最优秀的美国流行男歌手之一。截止2015年,他在全球卖出了超过1.5亿张唱片,歌手、演员、电台、电视节目主持人、唱片公司老板等多重身份,更让他在美国娱乐界享有盛名。
 
弗兰克·辛纳屈
无论从音乐风格还是人生经历,弗兰克·辛纳屈和鲍勃·迪伦都可谓大相径庭,一个是流行/爵士歌手,一个是根源音乐/摇滚唱作人,一个成名于40年代,一个成名于60年代,可以说,正是迪伦这一代音乐人终结了辛纳屈统治乐坛的时代。辛纳屈本人极为看不上摇滚,称其“愚蠢又下流”。
 
但两人又有许多相似之处,迪伦不仅并非流行音乐的反对者,其成长过程中更是听了大量经典流行音乐,辛纳屈是他最爱的歌手之一,他在自传《编年史,第一卷》中写道:“我经常自弹自唱辛纳屈的名曲《Ebb Tide》(退潮),每一次都让我充满敬意。”
 
“那歌词是如此神秘,令人惊叹。弗兰克在唱这首歌的时候,我能在他的声音里听到一切——死亡、上帝和宇宙,所有的一切,但我有其他事情要做,不能听太多那种东西。”
 
辛纳屈虽然厌恶摇滚乐和60年代的青年亚文化运动,却十分欣赏迪伦和他的作品,有一次,迪伦受邀前往辛纳屈的家中,两人在阳台聊天,辛纳屈忽然指着天上的星星说:“你和我,伙计,我们都有蓝眼珠,我们都是从那里来的。外面的家伙们都是从地上来的。”在辛纳屈80岁的生日晚会上,迪伦是唯一一个唱了个人作品的表演嘉宾,辛纳屈点了一首《Restless Farewell》。
 
在演唱上,迪伦和辛纳屈都具有把歌词的内容唱进听众心坎的能力,“从一开始,他就在那儿,歌声里满是事物的真谛....无论我意识到与否,他的音乐对我都有着深远影响,他是极少见不带面具唱歌的歌手之一。”迪伦说。
 
除了向辛纳屈致敬,《Shadows in the Night》、《Fallen Angels》也是迪伦向美国流行金曲集”(Great American Songbook众多伟大创作者致敬的专辑。
“美国流行金曲集”并非一本真正存在的纸质歌集,而是代指那些20世纪初最重要及最有影响力的美国流行歌曲爵士乐标准曲,这些歌曲曾被录制过无数个版本,直到今天仍被大量翻唱,包括全世界都耳熟能详的名曲《Fly Me to the Moon》、《Over the Rainbow》等。
 
“美国流行金曲集”中的歌曲,大多数由为百老汇音乐剧、好莱坞电影音乐作词作曲,以及聚集于美国流行音乐发源地——纽约Tin Pan Alley(叮砰巷)的音乐家所创作,之后这些歌曲被不同的歌手所演绎,而弗兰克·辛纳屈演绎的版本,往往是诸多版本中最经典的一版。
 
2017年,迪伦在接受采访时盛赞“美国流行金曲集”是完美的音乐:”这些老歌是为芸芸众生而作,它们不是怀旧,不是通往过去的时光机,而是踏踏实实地唱出此时此刻,它们的词和曲完美地交织在一起,无懈可击,它们是一点都没有被物质化的东西。”
 
比如专辑《Fallen Angels》中的第四首歌曲,由Jimmy Van Heusen和Sammy Cahn于1957年创作的歌曲《All the Way》(一直),用寥寥数笔就将爱的感觉描绘得既直白又浪漫:
When somebody loves you
当有人深爱你
It's no good unless he loves you all the way
唯有全情全意方为真
Happy to be near you
愿欢愉时常伴你
When you need someone to cheer you all the way
需要欢呼时永远陪你
Taller than the tallest tree is
高过巍峨的古树
That's how it's got to feel
那就是爱的感觉
Deeper than the deep blue sea is
深过辽阔的海洋
That's how deep it goes if it's real
那就是深爱的感觉
迪伦表示,自己推出这些专辑,目的是要将那些被埋葬的老歌解救出来:
“我经历过这些事,活过了它们,这些歌把你从主流关注的大同小异的纷争中解放出来。现在的音乐太过模式化,以致令人无法辨认。而这些老歌冷静而清晰,有最直接的现实和对普通生活的信心,就像早期的摇滚乐。”
作为鲍勃·迪伦职业生涯的第37张专辑,《Fallen Angels》一共收录了12首歌曲,除了《Skylark》(云雀)之外,弗兰克·辛纳屈都演绎过经典版本。
 
迪伦在选曲上可谓别具匠心,既有意避开了辛纳屈那些在大众层面耳熟能详的超级名曲,又涵盖了其歌唱生涯的多个重要阶段,包括其1939年加入第一支爵士大乐队Harry James Orchestra推出的《All or Nothing at All》(爱或不爱),1940年真正令他开始走红的歌曲《Polka Dots and Moonbeams》(圆点花纹与月光),以及1950年代辛纳屈进入”浪漫忧郁“时期的多首作品。
 
在辛纳屈演绎的版本中,编曲经常采用那个年代流行的爵士大乐队管弦乐团编制,对此迪伦进行了相当大胆的简化,仅依赖五人的巡演乐队和三支额外的管乐器完成整个编曲。克制而亲密的氛围贯穿始终,Donnie Herron戏份极重的夏威夷吉他强调了阴郁的气质,这样的音乐处理仿佛将你带入了一间幽暗的海滩酒吧,迪伦疲惫的吟唱在空气中回荡,勾起了回忆中的伤感往事。
迪伦和他的巡演乐队
为了还原这些经典歌曲里“最直接的现实”,迪伦和乐队采用的是难度极高的同步录音形式,所有的乐手包括主唱一起录音,意味着只要出现一次失误,整首歌都得重新录制。据录音工程师Al Schmitt回忆,正式录音前,迪伦都会反复听辛纳屈的版本。专辑最终呈现的人声一气呵成,温柔而沧桑,这是一位忧郁的老者,他历经千帆,他难以释怀,他在酒馆里吟唱,向你诉说生活和爱情的酸楚。
Deep in the night I search for a trace
深夜里我寻找着踪迹
Of a lingering kiss, a warm embrace
一个缱绻的吻 一个温暖的拥抱
But love is a whimsy and flimsy as lace
但爱情如蕾丝一般 稀有且娇柔
——《Melancholy Mood》(忧愁情怀)
专辑推出后,获得诸多乐评机构的一致赞誉,《Now》和《电讯报》更是给出了满星好评:
 

虽然有些人一直认为迪伦“不会唱歌”,但事实是,就像辛纳屈一样,他总是有一种绝妙的技巧来表达歌词……如今,他从容地演绎着Johnny Mercer等伟大词曲作者的经典文本。

——《电讯报》:5星

 

Fallen Angels》是一部朦胧的、悠闲的历史课,其中有许多谜一样的曲折蜿蜒,就像一部经典的双面剧。它颠覆了浪漫、英雄主义和人际关系的原型,揭示了人类意图中更邪恶的东西,所有这些都包装在最高层次的美丽音乐中。

 

——《Now》:5星

 

这些睿智、狡黠的诠释强调了迪伦制作这些辛纳屈唱片的最终目的,即巧妙地将美国音乐的各种流派结合在一起,将叮砰巷带入酒吧,将边远地区带入城镇。结果是低调而非凡的,一个独特的,浪漫的20世纪美国的愿景。

 

——《All Music》:4星

 
在深夜的静谧中,鲍勃·迪伦的《Fallen Angels》如同一盏微弱而温暖的灯火,照亮内心深处的情感迷宫。这不仅仅是一张专辑,更是一次冥想体验,假如你正在寻找一种能够贴近心灵的音乐,就将这张CD放入唱机中吧。让音符在寂静中飘荡,感受音乐与思索在深夜交汇的奇妙。
 
点击图片,购买专辑▼
《Fallen Ang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