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无伴奏大提琴曲:没法解释的爱

2020-11-17 18:12:34

 

碟鉴,每天一张至美古典名盘

 

数年前有一位爱乐的宿儒问我:你喜欢听巴哈哪个版本的《六首大提琴无伴奏组曲》?

 

我答:我喜欢付尼叶演奏的版本。他大感诧异道:你怎会喜欢上这个版本?很冷僻啊!没多少人会喜欢的,太干涩了,没有丝毫的动情。

 

这位宿儒喜欢的是大多数爱乐者津津乐道的西班牙大提琴演奏家卡萨尔斯的版本。卡氏的版本我听过,演奏是无懈可击的。拉弓的张力,强弱的控制与及老而弥坚的音色处理。卡氏的演绎,是带点出世的巴哈。

我也听过由水星公司出品,史达克演奏的版本。我有一位崇拜史达克的朋友也曾经像那位宿儒一般对我说:我很费解为何你会喜欢付尼叶的版本,巴哈不是这样演奏的。

 

大提琴演奏家杰诺斯·斯塔克

 

RCA出品的《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历史录音

 

史达克的演奏气质典雅,却带着张狂。音色华丽通透,已大部分脱离了巴哈赋予音乐的主旨或动机。史达克拉奏的音色圆润饱满,有如磁铁般吸引着听者的灵魂。从接触第一首开始,就停息不了地要往下细味。

 

于去年仙游的前苏联大提琴演奏家与指挥家罗斯卓波维奇的演奏,我有一张尘封了的百代的VCD版本。与梅斯基一样,罗氏的演奏场地设在一座教堂内,这样,或会使得演奏份外传神,宗教氛围让演奏增了一分神圣的色彩。然而,就算他的演奏抽离了巴哈的窠臼,但个人始终会觉得他是在巴哈的普照下演奏的。如此,是令到音乐虔诚了,还是失真了呢?

 

罗斯卓波维奇的《巴赫无伴奏大提琴曲》

 

罗斯卓波维奇

华裔演奏家马友友的索尼版本,上世纪的某个年份在国际台播出过他的现场演绎。场地设在一家小木屋内,马氏身后的一个舞者,以柔韧性感的肢体语言呼应着马氏的演奏。马友友的演奏十分现代,线条柔和深情,与其说是演奏,更像是在唱着一首情歌,是改头换面得颇厉害的一个版本。

 

华裔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

已非年少的我,其实偶尔还是热爱梦幻,相信一见钟情,就如我第一次接触巴哈的大提琴组曲就是付尼叶的这个版本——暗哑、干涩、粗粝、木纳。一百个人听九十九个都不会喜欢。但执拗如我,会借用小说家米兰昆德拉于其作品《生活在别处》里的一个情节:一位气质不凡的诗人爱上了一位其貌不扬,脸上布满红斑的女子。女子有一天嗫嚅着问诗人:‘为何我个子小、鼻子大,且满脸红斑,而你却这样爱我?’诗人答:‘你以上所说的全部,就是我爱上你的理由。’

 

- end -
*微信编辑:星狗
*图片:网络
*转载、投稿、合作:欢迎留言

 关注微信公众号 

古典留声室

♪古典碟友聚集地♩
古典趣闻 | 好碟推荐 | 演出资讯